返回第696章 公孙康:什么,那萧方竟要冰封襄平城?(1 / 2)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首页

时光匆匆,两月之后,汉军在城外成功筑起数道土墙。

土墙高大厚实,联绵不绝,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俨然变成了一座死城。

土墙上,汉军士兵们严阵以待,弓弩上弦,刀剑出鞘,随时准备迎接敌军的反击。

萧方围而不攻,摆出一副与公孙康比拼家底的架势。

公孙康以为萧方粮草充足,能够与他一直耗下去,却不知萧方心中早有盘算。

汉军在围城期间,源源不断的粮草被运往前线。

运粮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粮车满载着粮食,在官道上蜿蜒前行。

尽管此时已入雨季,道路泥泞不堪,车轮在泥泞中艰难地转动着,但粮草始终供应充分,从未出现过短缺的情况。

这背后,只因大汉国力雄厚,底蕴深厚。

各地官府积极组织百姓运粮,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推着车背着粮袋,不顾风雨,将粮食送到前线。

而襄平城中,公孙康的信心却日渐低落。

城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恐惧和绝望。

据柳毅此前分析,汉军最多围城四月便会退兵。

然而,转眼之间三月已过,汉军却毫无退兵的征兆。

柳毅推算失策,这让公孙康怎能不忧心忡忡。

他整日坐在府中,眉头紧锁,茶饭不思。

襄平城中粮草仅够支撑半年,转眼间三个月已过。

为了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公孙康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减少军民的供给。

士兵们原本就食不果腹,如今口粮又大幅减少,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他们的斗志也随之受到严重挫伤,训练时也无精打采,战斗力大打折扣。

百姓们被强行征调粮草,更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百姓们的抱怨声和哭声。

粮草虽勉强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柴草却已远远不够用了。

城池被围,辽东军根本无法外出打柴。

他们四处寻找柴草,把城中的树木砍得精光,连树枝树叶都不放过。

烧尽柴草之后,他们只能无奈地拆毁房舍生火。

一时间,城中烟尘弥漫,哭声震天。

又是半月过去,冬至悄然而至。

天空中阴云密布,寒风呼啸着席卷而来,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冻结。

初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瞬间将大地染成了白色。

气温骤然下降,襄平城内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

城中房舍的门窗早已被拆毁用于烧火,根本无法抵挡风雪的侵袭。

寒风如刀,透过破败的墙壁,直直地灌进屋内。

满城军民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的身体被冻得通红,手脚也长满了冻疮。

孩子们冻得哇哇大哭,老人们则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在饥饿与严寒的双重折磨下,襄平城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而高句丽的援兵,却迟迟未到,公孙康心中的绝望之情,愈发浓重。

他整日坐在王座上,眼神呆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又半月过去,北风呼啸而过,大雪纷纷扬扬降下,气温已然降至冰点以下。

整个襄平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变成了一座雪覆的孤城。

正午时分,萧方裹着厚厚的袍子,出现在襄平城门前。

他身后,汉军将士们结列成阵,浩浩荡荡向前推进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