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新词条“天可汗”
朱由检握刀的手顿了顿,代善头颅滚落的血痕正蜿蜒到龙袍下摆。
这个环节他之前确实不知道,也没想到阿布奈竟然会来这么一出。
但该说不说,这名号确实拍到朱由检的马屁了。
“元辅怎么看?”笑意盈盈的看向倪元璐。
后者的象牙笏板磕在香炉上,溅起的香灰迷了礼部尚书右眼。
“天可汗乃大唐太宗旧称.”倪元璐的喉结滚动两下,瞥见黄得功正在擦拭刀上脑浆,“然陛下威加四海,德被八荒,正宜”
话没说完就被山呼声淹没。
京营突然齐刷刷以刀击盾,三万人的吼声震得石像生簌簌落灰,“天可汗!天可汗!”
而这时,系统中也发出一声提示音。
获得个人专属词条“天可汗”】
天可汗红:宿主专属词条,对草原民族威慑力+200%,游牧民族同化效率+80%,草原民族融合效率+80%,蒙古军队叛乱率100%,率领军队在非农耕区域作战时谋略+100%,战略+100%,战术指挥+300%,行动效率+100%,行军速度+50%,获得蒙古最高政治威望,获得对蒙古强宣称,个人威望+50。】
首次获得非系统类红色词条,奖励:怯薛军x1铁木真时期】
朱由检看着系统中的文字,愣在原地。
什么玩意就特么红色词条了!?!
他到现实也就抽出过那么几个红色词条。
都抽三千万两白银了,才有一个个人专属词条。
现在居然靠别人给他上个尊号,他就获得词条了!?!
还能这么玩!?
而且这个天可汗的词条,看上去明显比暴君词条有用的多。
很有可能直接将蒙古民族给融入到华夏版图内,从此彻底解决边患问题。
还有那个在非农耕区作战时的bu加成,朱由检都怀疑系统是想再造一个霍去病出来!
倒是系统奖励他没看懂,他对初明朝之外的历史并不了解,怯薛军也只是耳熟而已,只当是一支普通的军队。
不过既然是红色词条的附属奖励,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回过神来,朱由检看着跪在地上的阿布奈以及众多蒙古部族首领,心情大好。
“察哈尔王之心,朕已感受到了。”
“然天可汗之名,实难接受。”
“今建奴在北,蒙古数十万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朕有何面目接受天可汗之名!”
这是正常的三辞三请,来彰显皇帝的谦逊。
放在随便一个明朝官员眼里,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可架不住阿布奈是个地地道道的蒙古人啊!
人家从小就不知道啥是三辞三请,还以为朱由检真不想接受天可汗尊号呢。
吓的阿布奈当场就有些惊慌。
“大明大皇帝陛下,您是不想要我们这些蒙古子民吗?”
现在明朝刚刚大胜而归,眼看着存在数千年的老大帝国又要翻身吃点身边的点心了,这个时候没站好队,那不是等着当食物吗。
好在周围的官员并不少,倪元璐一看就知道阿布奈是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只好赶忙上前接过话茬。
“陛下,臣亦附议察哈尔王之奏请,陛下德被四海,功高五帝,凡江河湖海所至,日月星辰所照,皆为明土,蒙古之民亦为明臣,陛下身为万民之君,护佑天下百姓,天可汗之名,实至名归矣。”
倪元璐一番话,终于让阿布奈松了口气。
“不可不可,朕未……”朱由检再次假意推辞。
倪元璐便再次以典故奏请,证明朱由检有能力也应当接受天可汗的名头。
而且最后一次奏请,还是周围上千名官员一起,朱由检这次心甘情愿的接受了天可汗这个名号。
获得了对漠南蒙古地区诸部族的主权宣称。
不要觉得这么做起来没意义,如果朱由检直接接受了阿布奈的请求。
那本来是件好事,也会变成朱由检好大喜功,容易受小人窜攒,没有城府等等的贬低。
甚至会为后来的朝堂争斗埋下祸端,相当于把皇帝的小辫子留给大臣了。
而三辞三请就不一样了。
这是皇帝不愿意去当,但为了君臣之意,才不得已去当的。
是给大臣面子。
而天可汗的名头,也是众望所归,不然为什么会有千名官员一起请上尊号呢?
别人根本抓不住漏洞。
放在刚穿越时,朱由检哪里会想这么多啊!
还不是崇祯给他留的烂摊子太大了,连续两个多月的高强度执政,只要不傻,多多少少都会有政治嗅觉了。
还有暴君词条给他加持,这才造就了现在的朱由检。
在十三陵和数万京营、千名京官、百名蒙古贵族的见证下,朱由检昭告天下,为天可汗,庇护蒙古。
而后祭祖再次继续。
从十三陵又转到太庙,最后到天坛。
从凌晨四点钟,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才堪堪结束。
因为现在要给朝堂改政,北地百废待兴,西边李自成还在扰边,张世泽郑成功还在追击多尔衮,江南还在查贪腐,山东还在清算被建奴占据时投降的官员和顺民派。
察哈尔道要新建、兵部要搞辽东四军、工部要加紧生产兵甲、户部要筹集粮草、吏部要选拔察哈尔道和北直隶的官员空缺,礼部要和蒙古、朝鲜、倭国等外邦谈判归附、纳贡、开海事宜,要定下此次大胜的封赏事宜,刑部光是一个江南就够他们忙的了。
还在京师的官员恨不得一个人分两个用,今天祭祖耽误一天,他们就要加班到晚上十二点。
在仪式结束的第一时间,上千名官员就急匆匆离开了。
不然按照惯例,朱由检必须要赐下御宴才行。
看着空荡荡的紫禁城,朱由检长长出了口气。
只要在去午门外接收一下系统奖励,就能回去好好睡上一觉了。
明天的事只会更多更杂。
换下身上的冕服,穿上平时的常服,朱由检也没带人,只让王承恩跟着,骑着他的那匹白马就奔出了紫禁城。
……
来到午门外后,朱由检彻底懵了。
怯薛军的规模和精锐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他预期里,怯薛军可能只是华夏历史上一支比较有名的普通军队而已。
可事实上,怯薛军根本就不普通,甚至连华夏军队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