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9章 资本的转向(一)(1 / 2)国家帮我垄断首页

“吉大省还是你的老家”。

肖爱国苦笑,“吉大的汽车厂也找过我合作。”

“我不是不想在内地开公司建厂。”

“汽车行业还是能带动相当多的产业。”

“但是,按照国家规定,我最多只能持有50%的股份。”

“如果一家公司,我不能控股的话,要来干吗?”

“但香港不一样了。”

“以后有可能进口内地是免关税。”

“进出口税率也很低”

肖爱国看陈妤听不懂的样子。

“1997快到了。”

听到肖爱国说‘1997“,陈妤秒懂。

“关键是香港能100%控股。”

“我们有钱,还担心没钱买设备?”

“我们所需要的无非是‘壳’资源。”

“对于我们来说,在哪里建都一样。”

“因为我们的汽车主要销售还是海外”

陈妤继续说:“肖总,第二家是九龙建业,市值 17 亿港元,大股东持股比例仅 18%,且分散在十三个家族信托里。”

“更关键的是,他们持有葵涌货柜码头旁的 20 万平方英尺工业仓储,正好能作为福马汽车零部件枢纽的前站仓库。”

“上周他们刚公布年报,净利润下滑 42%,股价跌破净资产 37%,是绝佳的收购窗口。”

“而且,九龙建业的第二大股东是我们东宝航运的老客户 。”

“他们去年租用了 12 个班次的冷藏货柜。”

“法务部已核查过,其仓储物业的抵押权在汇丰银行”

“而我们刚帮汇丰完成了一笔 5 亿美元的结算业务,行长表示可以配合我们进行债务重组。”

“九龙建业的其他收购,我们准备采用要约收购方式。”

“利用其股权分散的特点,在三个月内集齐 90% 筹码。”

“第三家是华兴地产,这个比较容易收购,我们已经暗地里收购70%的股份了。”

“现在房地产暴跌,我们用建员工小区的名义,建了10万套的小区。”

“但受限于面积所限。”

“没有办法扩大。”

“我们已经在香港收购了一些地皮。”

“但是香港的房子价格已经被我们压得很低了。”

“但我们这几年才推出10万套,没理由把价格压得这么低啊。”

“关键的是房地产商最大的低成本投资手段——炒楼花,已经被我们破去。”

肖爱国看陈妤不明白。

只好继续说:“香港是没有社保的,想要资产保值,就必须要给资金投资。”

“以前没有好的投资项目,只能炒楼花、炒房子。”

“现在有东宝航运这支股票。”

“谁还傻乎乎地去炒有巨大风险的楼花?”

“而很多房地产是拿着百姓提前交的房款来开发房子的。”

“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人提前交钱,怎么可能有钱来开发房子。”

“有些房地产商破产是必然的,他们之前开发的房子也被迫低价上市销售。”

“因此房地产暴跌”。

陈妤恍然大悟。

“陈妤,那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进入房地产和汽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