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踏冰过河?很有想象力嘛!萧和:想让咱不战而退?老曹你想多了
黎阳,楚营。
一道令人振奋的战报,由内黄城送至了王帐之中。
曹操撤兵了!
猛攻了内黄城近五个月的曹操,在两天前拔营北去,率九万魏军撤了!
这可是个意外之喜!
这意味着,曹操撤底放弃了解黎阳之围,内黄方向张辽甘宁所统的五万兵马,便可撤下来加入黎阳之围。
攻取黎阳的形势,便将是一片大好啊。
“大王,臣以为何不放开一线缺口,让城中魏军可以获悉曹操主力北撤的消息。”
“魏军本就军心低落,若得知曹操放弃了他们,定然军心土崩瓦解。”
“如此,黎阳城旦昔之间,便可速破也!”
陆逊趁势进言。
众臣皆是点头附合。
刘备也脸上难掩笑容,点头称是,目光笑看向萧和:
“伯温,伯言之计,你以为如何?”
萧和却神色冷静依旧,波澜不惊,手中端详着那一份份战报,眼眸中反而透出一丝疑色。
“伯温,莫非曹贼有诈?”
刘备看出了萧和脸色有异,眼中笑容立时收敛,不由警觉起来。
萧和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疑色,反问道:
“臣是在想,黎阳城若是失陷,则河北门户大开,我三十万大军北上将一马平川,直取邺城,曹贼将无险可守。”
“黎阳失守的后果,曹操不可能不清楚。”
“若黎阳已经为我军攻破,大势已去之下,曹操撤兵北退也就罢了。”
“可现下黎阳未失,曹仁还在苦苦支撑,曹操真就放弃了希望,率军退兵而去?”
刘备心头一震,眼中随之泛起疑色。
“照伯温你这么一说,曹贼此时就放弃解黎阳之围,似乎确实有些操之过急。”
刘备微微点头,忽然想到什么,忙道:
“莫非曹贼是诈退,想诱使文远他们追击,尔后设伏重创之,接着就能趁胜攻取内黄,打通南下黎阳之路?”
众人立时警觉了起来。
陆逊连连点头,说道:
“曹贼用兵向来诡诈,经太尉这般提醒,曹贼此番退兵,确实有可能是诱敌之策。”
“那大王就当速速派信使北上内黄,严令文远将军他们不可出城追击才是。”
刘备深以为然,遂不敢耽搁,当即就要下诏。
“曹贼此番撤兵,自然也有诱我军追击的用意在内,不过臣以为重点却不是在这里。”
说着萧和将其中一道战报,呈献给了刘备:
“臣以为,曹贼此次撤兵,真正的疑点,在张郃这一路兵马上。”
刘备接过一纸战报,仔仔重新研读,不由眼眸微聚,看出了一丝疑点。
张辽的战报中称,曹操的撤兵也不是九万大军,同时拔营北撤的。
根据细作斥侯情报,是张郃先率八千魏军,提前一日北撤。
尔后曹操才率八万余主力,拔营北去。
两军中间,相隔了一到两天的时间。
“既然曹贼要撤兵,九万大军同时拔营北归便是,为何要张郃先一步北撤?”
刘备看出了疑点,遂问道:
“伯温,你莫非是觉得,张郃这一路兵马,并非是北撤,而是另有所图?”
众人立时警觉起来,目光齐刷刷聚向萧和。
萧和反倒是淡淡一笑,不紧不慢道:
“大王说对了,臣就是在想,曹贼的退兵,会不会是在为张郃这路兵马的去向做掩护?”
“那八千魏兵,并非是退往了邺城,而是南下来解黎阳之围?”
听到这里,刘备和众臣们眼神却皆糊涂了。
张郃要解黎阳之围,就要攻破内黄。
要是能攻破,曹操九万大军早就攻破了,何至于搞什么诈退?
“太尉,苞不太明白,我内黄有五万人马,张郃就算是想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他毕竟只有八千兵马而已,又能有什么作为?”
张苞看出其中破绽,忍不住问道。
萧和却一笑,反问道:
“兴国,我可没说,张郃是要去偷袭我内黄城。”
“再说了,要解黎阳之围,何必非得先破内黄城呢?”
张苞一愣。
刘备及众臣,皆是神色一愣。
显然萧和这一问,直接把所有人都问糊涂了,一时茫然不知所以。
唯有马谡眼眸一亮,急道:
“太尉莫非是推测,张郃这八千兵马,是想绕过内黄城,从侧翼解黎阳之围?”
萧和笑了。
马谡的统兵实战能力抛开不论,谋略智计却着实亮眼。
“幼常说对了,张郃确实是想绕过内黄城。”
萧和点头认可了马谡推测,却话锋一转:
“不过他却不只是单纯想解黎阳之围,而是想令我围城的三十万大军,不战而退!”
此言一出,帐中一片哗然。
刘备吃了一惊,忙问道:
“伯温,张郃区区八千兵马,如何使我三十万大军不战而溃?”
众人惊异的目光,再次齐聚萧和。
萧和遂不再铺垫,便来到沙盘前一指:
“以臣推测,张郃这支兵马必是佯装北撤,尔后改道向西,经由荡阴南下,渡过黄河,直取南岸延津渡!”
“我主力尽在黄河北岸,南岸一线兵力极为薄弱,延津守军不过千余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