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手工(1 / 2)当娇妻文学遇上盗墓笔记首页

苗族制银的工艺流传了几千年。

小哥和老银匠学习的时候,正值乱世,百乐京也不得什么安生。

银匠师傅和他一样,少言寡语,两人一个打一个看,有时候一天下来都说不上五句话。

但老银匠又经常会往小哥住的吊脚楼里送吃的。

苗族银饰每一步都是手工完成,在高度机械化的现代,几乎很少有人去潜心学习这些传统的老工艺。

小哥买的银子是纯银砖,一整块有三十斤,足够打一顶银花冠和银项圈。

剩下的他准备都做成首饰,发簪、耳饰什么都好。

等所有银子都用完,估计初桃一个银饰品都不会缺了。

首先称银,用钳子从银砖上剪下来小小的一块,一个手镯大概需要四十几克的银,称好重量后把银子丢进坩锅里。

银的熔点在九百多的高温,需要借助喷火枪。

大概烧不到一分钟,四十克的银子就已经全部熔成银水。

趁它还没有定型,小哥用小钳子捏起坩锅,把银水倒入长条形铁槽里。

接触到铁的一瞬间,银水变成了一根银条。

这时候的银条温度还非常高,而且内部带着很多气泡,需要人工反复地全方位捶打,将里面的气泡锤出来。

从古至今,工匠的匠心都是最坚韧不拔的。

无论材料最初是什么模样,在他们的千锤百炼过后,都会变成完美的艺术品。

反复的退火锻打,将原本凹凸不平的银条变成了平整四方的窄边银片。

初桃的手腕又细又白,小哥时常觉得他轻轻一掐似乎就会断一样。

每次他握着老婆的手腕,微微一捻就留下一道红痕。

所以小哥要把镯子做成封口的,而且到底是什么造型,小哥也已经想好了。

男人修长的手指捏着方方正正的银条,目光落在上面,纯黑色的眼眸忽然闪耀出一片光彩。

……

纪初桃处理完文件以后,就开始给贝壳打孔。

她专门买了打孔机器,不仅可以给贝壳打孔,连那些珍珠也一样可以。

不过纪初桃虽然对自己的品味非常认同,但她那一盒子珍珠可都是纯天然珍珠,不能被自己浪费。

所以她准备把所有珍珠都交给设计师来设计。

电子打孔器使用非常简单,少女的力气又大又稳,没几分钟就把要用的贝壳全部打好孔。

她用来做风铃支架的是两根树枝,这是从门外那个桂花树下面捡的。

枝条还很坚硬,能够很好的支贝壳的重量。

把树枝十字形交叉叠起来,再用热熔胶把它们粘在一块,树枝光秃秃的,看起来有点丑,纪初桃就用麻绳从头到尾缠了一遍。

挂绳也用相同颜色的麻绳,这样初始步骤做完,风铃架算是好看了一点。

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简单,只要一个一个把贝壳串上,注重一点美感。

再把挂满贝壳的线挂在树枝上。

风铃架有四个角,纪初桃就串了四条贝壳风铃,中间则是挂着一只粉色的海星。

不到一个小时,她就把风铃给做好了。

微风吹过的时候,贝壳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没有其他风铃的那种空灵,但却同样韵味十足。

做好的风铃就挂在葡萄藤的一角,旁边就是架顶爬出来的粉色玫瑰月季。

没有沙滩的贝壳并没有显得突兀,反而像森林中蜿蜒出了一片海。

少女托着下巴,仰面看着头顶的贝壳风铃,娇艳至极的小脸流露出满意之色,随后开始今天的大工程。

她准备把贝壳打磨成片,再做几个风铃送人。

银唇白蝶贝和金唇白蝶贝都是最自然的美丽,只是它上面都是陈年的污垢和深膜,只有贝壳的内部能看出来原本的银色和金色。

所以要做贝壳片,首先就要把那些黑色的壳给打磨干净。

纪初桃直接用的电磨机,为了防止灰尘扑脸,她还戴上了口罩围裙和墨镜。

然而不到二十分钟,少女就把东西丢到了一边。

因为贝壳太!难!磨!了!

上面那一层坚硬的壳,没有几个小时根本磨不干净,她的电磨机功率太小,就算用砂纸,也要切换好几种目数,先粗磨再细磨。

就这样还只能做好一个。

而那些贝壳足有上百个,纪初桃光打磨就要花费至少一两个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她准备用钞能力,毕竟这种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等贝壳全都加工好了,她再自己捣鼓也不迟。

想明白以后,纪初桃干脆就直接放弃了,把剩下的彩贝串起来,又做了三个风铃。

一个挂在吴邪和胖子的屋檐,另外两个她准备一个给小花,一个给瞎子。

四个风铃做完,时间也还没到十二点。

纪初桃悄咪咪来到小哥的工作小屋,看到他还在专心致志地打磨手镯。

那种目不转睛的样子,又让少女想起了当初千户苗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