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李奇现在简直像做梦一般,一天前还是踌躇满志的10万大军统帅,现在反而成了阶下囚,而且还得给自己的对手带路。
杨竞一点都没敢耽搁,带着李奇昼夜兼程,两天内就来到了喜峰口关下。神策军不愧是精锐,连续的急行军军容不乱,还保持着高昂的战斗力。
李奇一直在跟着杨竞,也看到了神策军的状态,他心里不禁哀叹,如果大辽的军队都是这个战斗力的话,那么大梁将毫无胜算。
“九江,去叫门!”杨竞站在雄伟壮观的喜峰口关隘前,目光凝视着这座矗立在巍峨的燕山山脉中的古老关卡,语气坚定地对身旁的李奇说道。
李奇没了办法,他知道,这个时候即使自己不叫关,大梁也不一定守得住。而且一旦自己不叫来喜峰口关隘,那么自己死的可能比朱真该惨。
不得不说,平定突厥后的李奇在大梁军中的威望可谓是如日中天,无人能及。当喜峰口的大梁守军远远望见英国公李奇亲自前来叫关时,他们心中的敬畏之情瞬间被点燃。这些守军们深知李奇的威名,他不仅是大梁军中的传奇人物,更是一位备受敬仰的将领。
因此,当李奇站在关门前,高声呼喊着要求进城时,守军们没有丝毫犹豫,甚至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说,便毫不犹豫地放下了那沉重的吊桥。随着吊桥缓缓落下,城门也被缓缓推开,仿佛是在迎接李奇这位尊贵的客人。
而此时,早已在城外待命的神策军看到城门开启,立刻如饿虎扑食一般,一拥而上。他们迅速穿过城门,进入了喜峰口关隘。神策军训练有素,行动迅速,转眼间便控制了整个关隘,将其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当喜峰口守将张思亲眼目睹那些原本伪装成普通大梁士兵的神策军突然脱去伪装,露出他们真正的面目时,他的内心犹如被一万匹狂奔的草泥马狠狠地践踏而过一般。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一幕。谁能料到那位被众人认为是忠诚正直的英国公李奇也会背叛国家呢?张思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浓眉大眼的李奇竟然能背叛大梁?
“你是喜峰口守将?”杨竞坐在高头大马上,看着张思说道。
“末将长城边军指挥千户张思参见九爷”张思跪地行礼道。
在整个大梁,九王爷的名声可谓是如雷贯耳。他的好说话和残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都知道,九王爷性格随和,待人友善,几乎对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动怒。然而,与此同时,他的残暴也是出了名的。一旦有人触怒了他,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面对这样一个人物,明智之举自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想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丢掉性命。所以,无论内心如何想法,表面上还是要先把礼节做到位,以免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杨竞点点头,“说吧,是想跟着朕干,还是回大梁。既然你叫朕一声九爷,朕也不难为你”
张思大喜,“九爷,末将十分想跟着您干,但是末将的家眷都在长安城。末将想把家眷接过来以后,再跟着您。也算是保全了末将的全家老小”
杨竞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这样,朕也不难为你。来人,喜峰口守军每人赏2块银元,放他们回家吧”
李锐立即叫来军需官,给喜峰口守军发放银元,张思及喜峰口守军大喜,向杨竞叩头以后纷纷离去。
“全军休息5个时辰,然后留下一个营的兵力驻守关隘,然后向广平府禁军”杨竞已经累的不行了,有些疲惫的下旨。
“末将领旨”跟随杨竞的李锐立即答应下来。
李锐也是老人了,知道杨竞的喜好,当即派人把喜峰口关隘的二楼城楼整理出来,杨竞就住在了城门楼的二楼。
柳依也跟着杨竞上了二楼,杨竞一边费劲的卸着自己的战甲一边说道,“柳卿,你先别休息,你还有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