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6章 铁证如山裴炎倒,血诏惊天武后(1 / 2)大唐仵作笔记首页

黎明前的长安,死寂如铁。

狄仁杰立于窗前,案上烛火仅余豆点微光。他手中那份将要震动朝堂的奏折,叠放得一丝不苟。

林琛、裴元澈分坐两侧,三人皆是一夜未曾合眼。

“今日之局,裴炎必会反扑。”狄仁杰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低沉。

林琛微微颔首,“已布下天罗地网。”

裴元澈指尖划过剑脊,冰冷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剑身映出一抹幽光。

他们已将朝堂上可能出现的每一种变数都推演到了极致,每一步棋都必须落在最精准的位置。

天色微明,紫宸殿外,百官已如鱼贯蚁,依品阶序立。

朝会开始。

武后端坐御座,凤目微垂扫过阶下群臣,殿内一时鸦雀无声。

狄仁杰自百官队列中走出,手捧奏折,步履沉稳。

“臣狄仁杰,有本奏!”

狄仁杰不疾不徐,将裴炎十大罪状一一列陈,声如金石。

“其一,勾结突厥,暗通款曲,图谋不轨!”

“其二,毒害东宫,意图废立,包藏祸心!”

……

“其十,结党营私,蠹国害民,证据确凿!”

底下嗡的一声,议论声浪潮般涌起,几乎要将殿顶掀翻。

裴炎那张素来威严的面庞,此刻血色褪尽,白得像一张刚铺开的宣纸。

不过瞬息,那惨白又被一层酱紫色覆盖,额角青筋一根根坟起,突突急跳。

他身着深紫朝服,袍袖下的拳头攥得骨节“咯吱”作响,连带着华贵的袍料都起了细密的褶皱。

裴炎猛地一甩袍袖,指尖几乎戳到狄仁杰的鼻梁,唾沫横飞。

“狄仁杰!休得在此含血喷人!”

“此乃挟私报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所有证物,皆为尔等宵小伪造!”

他反唇相讥,“狄仁杰才是包藏祸心,欲借此排除异己,独揽大权!”

他要将这潭水彻底搅浑。

御座之上,武后那双深不见底的凤目,在殿中群臣脸上缓缓掠过。

她朝着下方微微一扬下巴,声音清冷如冰,“宣林琛,呈证。”

林琛双手平稳托着一个乌木托盘,上覆素色锦布,缓步走到殿中。

他先从盘中拈起一株颜色暗沉的干枯草药,举至众人眼前,“陛下,诸位大人,此乃‘蚀心草’。”

随即,他又取出一份墨迹未干的纸张,摊开,“此为东宫太子药渣查验文书。”

“两相对照,太子殿下所中之毒,与此草毒性,分毫不差!”

话音刚落,他又从托盘中捧出数封蜡封严密的信件,声调陡然拔高,“此是从裴相国府中搜出的往来密函!”

一旁,另有数页纸张,其上是以蝇头小楷誊抄的破译信文,条理清晰。

林琛手指那译文,“信中详录裴相国如何与突厥使者暗通款曲,互报军情,时日、地点、接头暗语,桩桩件件,历历在目!”

“带裴府管事!”

两名膀大腰圆的禁军校尉,立时押着一个五花大绑、抖如筛糠的管事踉跄入殿。

林琛再扬声,“传鸿胪寺守门役吏!”

未几,一名身着鸿胪寺差役服色的门子被带上殿来,一进殿便“噗通”跪倒,叩首如捣蒜。

他浑身抖似秋风残叶,结结巴巴,将裴炎亲信如何与形迹可疑的外族人秘密接头之事,竹筒倒豆子般,尽数吐露。

这一桩桩,一件件,如铁索连环,将裴炎捆了个结结实实,动弹不得。

阶下众臣,原先尚有交头接耳、心存观望者,此刻大多垂首暗暗点头,大气也不敢出。

林琛此子,年纪轻轻,这份镇定与手段,着实令人刮目,由不得人不暗自心惊。

不少人心中已然明了:这回,裴炎这只老狐狸,怕是真的要栽个大跟头了!

裴炎党羽纷纷出列,为裴炎强辩。

或质疑证物真伪,或攻讦林琛人微言轻,“其言不足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