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章 聪明的笨人(1 / 2)恶劣的天气首页

“挖……矿……”

许誩的声音像被抽去力气般又软又懒,眼皮沉重地耷拉着,临坠入梦乡前,含糊嘟囔:"再睡会儿,放心。"

赫卿安悬着的心彻底落地,听着身边人均匀的呼吸声,生物钟被扰乱,困意上头。他阖上双眼,很快陷入混沌梦境。

破碎机的轰鸣如同有形的浪潮,顺着安全帽、口罩和工服的缝隙,疯狂往人的五官肌肤内钻。

林宇分不清这噪音究竟是通过空气震荡耳膜,还是借由骨骼直接传递,只觉得永不停歇的 "哐啷" 声在颅腔内来回撞击,刹那间耳鸣加剧,大脑陷入短暂空白。

"二位是... 兄弟?" 姚贯祁凑到林宇耳边,试探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林宇缓过神,下意识摇头。为缓和气氛,他半开玩笑道:"五百年前是一家。"

"原来如此!不愧是大姓,历代都出人才!" 姚贯祁自来熟地搭话,显然急于拉近彼此距离。

他身后簇拥着厂区各级负责人,乌泱泱二十几号人。

林宇在心底暗自摇头 —— 典型的面子工程!与其大张旗鼓搞接待,不如让这些人踏实待在岗位上搞生产。

他指着前方作业的庞然大物,扯着嗓子问:"这就是破碎机?"

"没错!" 姚贯祁赔着笑,赶忙介绍,"这是新款移动破碎机,每小时产能 600 吨,那旁边挖掘机师傅,都是十年以上的老师傅..…."

并介绍这是大型移动破碎机,时产600吨,熟手挖掘机师傅……

陈尔冬跟在两人身后,边滑动平板记录,边默不作声观察。

按照就近原则,林宇和赫卿安将首站调研定在龙城下辖的晋东台。或许是见赫卿安未露面,姚志明只派儿子姚贯祁应付差事。

走在队伍末尾的林祎突然顿住脚步。

林祎是个5G冲浪选手,他总觉得姚贯祁有些眼熟,忍不住掏出手机检索‘姚贯祁’。

“嚯……”

陈尔冬听声,也顿下脚步,凑过头看,惊叹:“大网红啊。”

翻开个人主页,“可不是,一百多万粉丝呢。”林祎默默点了个关注,有些羡慕。

林祎默默点了关注,眼神里闪过一丝艳羡。

以他的外形条件,要是投身网红行业,绝对比眼前这位相貌平平的姚贯祁更有市场。

可惜受职业限制,这份副业念想只能胎死腹中。

陈尔冬快速浏览几条视频,皱着眉吐槽:"这家是真黔驴技穷了。"

两人压低声音,肩并肩小声议论:"也不知道姚家是真糊涂,还是故意演给咱们看。"

姚贯祁的视频内容千篇一律,全是 "企业困境转型探索 "之类的说辞,枯燥又空洞。

评论区呈现两极分化:本地网民哀叹" 晋阳没落 ",用煽情文字宣泄不满;另有部分账号煞有介事分析转型路径,字里行间透着虚假的迫切感。

剩余的是漂泊在外的晋阳人留下的祝福 —— 只是这百万粉丝基数下,真实互动寥寥,明眼人都能看出,90% 的粉丝量都是花钱刷出来的。

这种哗众取宠的网红营销,对企业转型毫无实质帮助。

更讽刺的是,姚贯祁将产业升级简化成买流量、刷标语的表面功夫,恰恰暴露了晋东台从上到下对技术革新、管理重构等核心要素的无知与回避。

父辈固守 "资源 + 关系" 的传统模式,子辈妄图用 "流量 + 人设" 苟延残喘,两代人都困在旧思维的牢笼里打转。

两人对视一眼,陈尔冬快步上前,打断正滔滔不绝介绍洗煤厂的姚贯祁,笑着问:"咱们什么时候去矿上看看?"

"这... 是赫总的意思?" 姚贯祁神色闪过一丝犹豫,下意识打探赫卿安的动向。

林宇察觉到四周若有如窥视的视线,目光微沉:"尽职调查尚未完成,赫总暂时不会介入。他需要统筹资金调配、争取政策支持,这才是企业掌舵人的核心工作。小姚总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