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京城(1 / 2)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首页

京城的雪比匀城更湿更冷,辛久薇裹紧斗篷,望着远处巍峨的城门。

三天日夜兼程,她和辛葵终于赶在城门关闭前混入了京城。揽明月给的地图极为精准,带她们避开了所有官道上的盘查。

"小姐,我们先去哪?"辛葵压低声音问道。连日赶路让她眼下浮现出两片青黑。

辛久薇摩挲着袖中的瓷瓶。按照揽明月所说,应该先去西市的回春堂。

然而,二皇子以成亲为理由威胁辛氏,姐姐已经先她一步进了京,就住在多年前辛氏先祖置办的辛府院子里。

"去辛府后巷。"她最终决定道,"我得先确认姐姐是否安全。"

辛葵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两人雇了顶不起眼的小轿,绕路向辛府行去。

轿帘缝隙中,辛久薇注视着熟悉的街景一一掠过。前世她最后一次见到这些街道,是被祁淮予派人送去偏院的路上。

辛府后巷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小贩在叫卖。

辛久薇让轿夫停在转角处,自己则借着暮色摸到偏门旁。

门上挂着的铜锁让她松了口气——这是她和姐姐约定的暗号,锁朝左挂表示府内安全。

她轻轻叩门,三长两短,停顿后再两长。门内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接着是姐姐贴身丫鬟碧桃的惊呼:"三小姐?!"

"姐姐在哪儿?"辛久薇闪身进门,立刻问道。

碧桃脸色苍白:"大小姐在书房,已经三天没好好用膳了。老爷在颍州的书信迟迟未回,府里来了好几拨说亲的人..."

辛久薇心头一紧,顾不上多说,快步向内院走去。转过回廊时,她差点撞上一个端着药碗的丫鬟。

药味苦涩中带着一丝腥气,让她瞬间绷紧了神经。

"这是给谁的药?"

丫鬟吓得差点打翻药碗:"回、回三小姐,是大小姐的安神汤..."

辛久薇不再多问,径直走向书房。推门前,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凌乱的鬓发。无论前世还是今生,她始终记得姐姐最讨厌邋遢的模样。

书房内,辛兮瑶正伏案疾书。听到门响,她头也不抬:"我说了不用晚膳。"

"连妹妹回来了也不见吗?"辛久薇轻声道。

笔尖在宣纸上顿住,洇开一大团墨迹。辛兮瑶猛地抬头,那张与辛久薇有七分相似的脸上写满震惊。下一刻,她已绕过书案,一把抓住妹妹的手腕:"你疯了?现在进京?!"

辛久薇这才看清姐姐的模样——素来注重仪表的辛兮瑶竟只随意绾着发,眼下两片青黑,嘴唇因干燥而微微开裂。

书案上堆满了账册和信笺,最上面那页密密麻麻记满了朝中大臣的名字和动向。

"姐姐在查什么?"辛久薇忍不住问。

辛兮瑶迅速将那张纸翻面,神色恢复平静:"没什么,府中开支罢了。"

她上下打量着妹妹,"你怎么瘦了这么多?在匀城没好好吃饭?"

这种拙劣的转移话题方式让辛久薇鼻尖一酸。前世姐姐也是这样,明明自己承受着巨大压力,却总是先关心她。她突然伸手抱住辛兮瑶,感受到姐姐瞬间僵直的后背。

"对不起,姐姐。"她把脸埋在辛兮瑶肩头,"我不该擅自离京,让你担心。"

辛兮瑶的身体慢慢放松,最终轻叹一声,回抱住妹妹:"回来就好。"她推开辛久薇,严肃地问,"你可知现在京城什么局势?为何一个人跑到京城来?"

"镇北侯府提亲的事我知道了。"辛久薇直视姐姐的眼睛,"但更重要的是,六皇子遇刺——"

"嘘!"辛兮瑶一把捂住她的嘴,眼神警惕地扫向窗外,"隔墙有耳。"她拉着妹妹走到书房最里侧,掀开一幅山水画,露出后面暗藏的密室,"进去说。"

密室不大,却摆满了辛久薇意想不到的东西——墙上是详细标注的京城布防图,桌上堆着各府邸的往来信件副本,甚至还有几把出鞘的短剑。

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悬挂的那幅《雪梅图》,正是前世被姐姐夫家当众烧毁的那幅。

"姐姐,这些是..."

"你以为我整日在府中只是绣花弹琴吗?"辛兮瑶冷笑一声,从暗格中取出一本册子,"自你离京后,我就在查母亲当年的死因。结果发现..."她翻开册子,指向一个名字,"母亲去世前三个月,曾与这位太医有过密谈。"

辛久薇定睛一看,浑身血液瞬间冻结——陈太医,二皇子府的座上宾,前世指认她暗害薛应雪的"证人"。

"姐姐怎么查到这些的?"

辛兮瑶唇角微勾:"祁怀鹤那傻子以为送几筐蜜橘就能讨好我,殊不知他暗中联络的那些祁家旧部,才是我真正需要的。"

辛久薇瞪大眼睛。原来表哥与姐姐一直保持联系!而且听姐姐的语气...

"姐姐不讨厌表哥?"

"谁有空讨厌他。"辛兮瑶耳根微红,迅速转移话题,"说正事。六皇子遇刺是假,引蛇出洞是真。如今二皇子一党已经按捺不住,这才急着通过联姻控制辛家。"

辛久薇心跳加速:"姐姐如何确定六皇子是假遇刺?"

辛兮瑶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三日前,有人匿名送来这个。"

信纸上只有寥寥数字:「戏已开场,静观其变。护好薇儿。」

笔迹苍劲有力,与萧珣给她的那封截然不同,但转折间的习惯却如出一辙。

辛久薇指尖发颤。萧珣早就安排人保护她和姐姐?他究竟布了多大的局?

"姐姐,我必须去见一个人。"她突然道,"西市回春堂的..."

"揽明月?"辛兮瑶接过话头,在妹妹震惊的目光中微微一笑,"她昨日刚来过,说若你回府,让我转交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