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章 密诏出京(1 / 2)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首页

景初三年正月初十 淮南合肥(注意时间线)

合肥城的密室中,烛火在幽暗的室内摇曳不定,将曹璟的身影拉得老长,投在斑驳的墙上。他双手捧着那道明黄色的诏书,指尖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谁也没有注意到,皇帝身边那位总是低眉顺眼、从不引人注目的中常侍辟邪,早在二十天前就已经悄然离京。

辟邪一路风尘仆仆,日夜兼程,仅用五天时间就赶到了淮南。此刻他跪坐在曹璟对面,苍白的脸上布满疲惫,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但那双眼睛依然炯炯有神,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将军,这是陛下的密诏。"辟邪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双手却稳稳地捧着诏书,恭敬地呈上,"陛下特意嘱咐,要将军亲手启封。"

曹璟接过诏书,发现火漆封口完好无损。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印。当他逐字逐句看清内容时,瞳孔骤然收缩——曹叡加封他为卫将军,加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更重要的是,诏书中明确命他护佑曹芳登基,若朝堂有变,允许他进京勤王。

"诺言,永为大魏之盾..."曹璟轻声念出最后一句,声音哽咽。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顺着刚毅的面庞滑落。他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一直以为曹叡并不信任他,若不是夏侯霸和毋丘俭的力荐,恐怕至今仍在边陲默默无闻。原来,陛下一直在暗中关注着自己的成长,甚至在最关键的时刻,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他。

辟邪看着曹璟泪流满面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皱纹舒展开来:"将军如此动容,想必会奉诏而行。如此,老奴的使命也就完成了。"他的语气中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

曹璟还未来得及说话,就见辟邪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精致的匕首。刀身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曹璟心头一紧,本能地伸手想要阻止:"且慢!"

但已经晚了——老宦官毫不犹豫地将匕首刺入自己的心口,动作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辟邪!"曹璟惊呼一声,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他倒下的身躯。温热的鲜血立刻浸透了曹璟的衣袖,在地上汇成一滩触目惊心的红色。

辟邪的嘴角溢出鲜血,却依然带着释然的微笑:"陛下...怕是已经...老奴...要去...侍奉..."话未说完,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便永远闭上了,但嘴角的笑意却凝固在那里,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他欣慰的景象。

曹璟抱着辟邪渐渐冰冷的身体,沉默良久。烛光下,这位铁血将军的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震惊、悲痛、敬佩、决然。他知道,辟邪一定是预感到曹叡已经驾崩,作为最忠实的臣子,选择追随主人而去。这份忠诚,这份决绝,让他这个久经沙场的将军也不禁为之动容。

良久,曹璟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要厚葬辟邪,以三公之礼。"他轻轻将老宦官的身体平放在地,然后缓缓站起身,将那道密诏小心翼翼地收入怀中。

就在这寂静得能听见烛火跳动声的密室里,门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吱呀"声。钟会轻手轻脚地推门而入,当他看清室内的情形时,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士季,你来得正好。"曹璟缓缓放下辟邪已经冰冷的身体,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们该回京了。"

钟会的目光在地上那卷摊开的诏书上停留了片刻,又扫过辟邪惨白的脸庞。他抿了抿嘴唇,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子玉是打算奉诏,还是...隐诏?"他故意在"隐诏"二字上加重了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