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初三年 正月三十洛阳皇宫的金銮殿上,晨曦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斜斜地洒落进来,在朱红色的廊柱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殿内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气,文武百官早已按品阶分列两侧,个个垂首肃立,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惊扰了这庄严肃穆的朝会氛围。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只见曹爽昂首阔步走入大殿,崭新的绛紫色朝服在晨光下泛着华贵的光泽,腰间佩戴的羊脂白玉随着他的步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他刻意放慢脚步,享受着众人投来的或敬畏或谄媚的目光,心中暗自得意:"如今这朝堂之上,还有谁敢与我争锋?"
行至殿中央,曹爽站定后环视群臣,目光如炬。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得仿佛要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诸位大人,本将军今日有一要事相商。"他故意顿了顿,看着众人屏息凝神的样子,脸上不禁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新帝继位已有时日,为示国家重树新风,本将军提议即日改元!"
话音刚落,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低声议论。老臣高柔眉头紧锁,额间的皱纹更深了几分。他颤巍巍地上前一步,拱手道:"大将军容禀,先帝丧期未过,按礼制..."
"高大人多虑了!"曹爽不耐烦地挥手打断,宽大的衣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先帝驾崩已过七日,改元正合时宜!"他说着,目光如鹰隼般扫过群臣,看到几个心腹已经跃跃欲试地想要附和,心中更是笃定。
这时,太尉满宠轻咳一声,缓步出列。他已是白发苍苍,却仍保持着儒雅的仪态:"大将军,依老臣之见,不如待来年再行改元,以示慎重..."
"满太尉!"曹爽突然提高声调,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脸上的肌肉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他重重地拍了下身旁的鎏金案几,"砰"的一声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本将军主意已定!莫非太尉有异议?"
殿内霎时安静得落针可闻。几个年轻官员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连呼吸都屏住了。曹爽满意地看着噤若寒蝉的群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转身望向龙椅上的小皇帝曹芳,语气突然变得温和可亲,仿佛换了一个人:"陛下以为如何?"
年仅八岁的曹芳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吓了一跳,小小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缩了缩。他怯生生地看了眼身旁的侍中,又偷瞄了下站在殿下始终沉默不语的司马懿。司马懿低眉顺目,仿佛对殿上发生的一切充耳不闻。小皇帝咬了咬嘴唇,声音细若蚊呐:"全...全凭大将军做主..."
他环视群臣,嘴角勾起一抹志得意满的笑容,仿佛整个朝堂都已尽在掌握。他声音洪亮地开口:"既然如此,诸位可有合适的年号提议?"
话音刚落,他的党羽们立刻争先恐后地出列。何晏第一个跨步上前,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心想这可是讨好大将军的绝佳机会。他高声建议道:"不如用"永安",寓意天下太平,永享安宁!"
丁谧见状,心中暗恼被何晏抢了先机。他急忙摇头晃脑地反驳:"下官以为"嘉平"更佳。"一边说着,一边偷瞄曹爽的脸色,暗自盘算着这个提议能否讨得欢心。
邓飏不甘示弱,挤上前来,腰弯得更低了。他谄媚地笑道:"大将军,"正元"如何?取其拨乱反正之意..."话未说完,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生怕自己的提议不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