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陈浩然 PS 族谱事件(1 / 2)我来现代当明星首页

李芳办公室的时钟指向凌晨三点十七分,台灯在苏明远脸上投下青灰色的阴影,他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张 “庆朝族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宣纸边缘 —— 那上面还留着他昨夜默写《永乐大典》时溅上的墨点。

“这族谱上的‘苏明远’生于庆历三年,卒于庆历十九年,” 法务部小王用红笔圈出生卒年份,“可历史记载庆朝根本没有‘庆历’这个年号,分明是拿清朝年号瞎改的。” 他的鼠标划过族谱边缘,像素颗粒在屏幕上跳动,“而且这纸张纹理,分明是现代仿古宣纸,连‘苏’字的写法都是简体!”

“吾确无庆朝族谱。” 苏明远的声音像浸了水的宣纸,闷得发沉。他想起前世在庆朝时,父亲临终前将族谱投入火盆,火星子溅在他手背,烫出个月牙形的疤。寒门子弟中状元,本就如木秀于林,何况他还弹劾过太傅周明谦的贪腐案,“然吾能默写庆朝科举规程,能背出每科主考官姓名,何需族谱自证?”

李芳突然拍案而起,惊得窗外一只麻雀扑棱棱飞走。“就这么办!” 她的指尖重重敲在键盘上,“明天直播,你现场默写庆朝殿试策论,顺便讲讲你中状元时的策论题目 —— 越细节越好。” 她转头看向小王,眼影在台灯下泛着油光,“联系故宫博物院的张教授,让他带着《庆朝贡举考》原件来做技术支持,证明那些科举术语不是现代人能编出来的。”

苏明远望着窗外的雨幕,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小剧场,他也是这样站在聚光灯下,挥毫写下《将进酒》。那时台下有人喊 “这字比打印机还工整”,如今却要靠默写策论自证清白。他摸出袖中的狼毫笔,笔杆上 “明远” 二字被手汗浸得发暗,那是林婉儿送他的生日礼物,说是 “现代文人也要有支趁手的笔”。

凌晨四点,办公室里飘起咖啡的焦味。苏明远铺好澄心堂纸,研墨时故意多添了滴水,墨汁在砚台里晃出细小的涟漪。“庆朝殿试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他喃喃自语,笔尖在纸上落下 “策论” 二字,撇捺间带出几分剑气,“吾当年考的是《论农桑》,主考官是礼部侍郎王景弘,他批语里有句‘治民如治田,需深耕细作’……”

李芳忽然按住他的手腕:“停,这些留到直播再说。” 她看着他眼下的青黑,忽然从抽屉里翻出片人参含片,“先吃点东西,别等会儿晕在镜头前,让人说咱们心虚。”

窗外传来第一声惊雷时,苏明远已经在直播镜头前坐定。故宫的张教授抱着古籍站在一旁,金丝眼镜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直播间的弹幕像暴雨前的蚁群,密密麻麻爬满屏幕:

“族谱都有了,还说没造假?”

“苏明远要是真状元,我直播吃键盘!”

“陈浩然粉丝别太过分,等会儿打脸别太快!”

“诸位看官,” 苏明远开口时,注意到自己的声音竟格外平稳,“今日吾以笔墨为兵,与诸君共话庆朝科举。” 他蘸饱墨汁,笔尖在宣纸上落下第一笔,“庆朝殿试策论,首重务实,次重典制。今吾默写的,是庆朝嘉和二年殿试题目《论农桑》……”

直播间突然安静了三秒,仿佛所有人都在盯着那支狼毫笔。苏明远的笔尖像游走在时光长河里的鱼,流畅地写下 “夫农者,天下之本也”,随后抬头看向镜头:“嘉和二年主考官为礼部侍郎王景弘,其评卷时最忌‘虚言浮辞’,吾在策论中引《齐民要术》‘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被他圈出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