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章 寒潮应对(二)(1 / 2)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首页

第二日晨光刚染白汴梁城的鸱吻,矿物司副司长沈括已命人在四城九门同时贴出朱砂告示。

绢帛上"日结现钱百文"的字样被露水浸润得愈发鲜艳,这个价钱足够买三斗精米——是寻常窑场工钱的两倍有余。

刚从河间府逃荒来的王栓子正蜷缩在虹桥底下嚼麦麸,突然被狂奔的人群撞了个趔趄。

"矿物司招工!每日现结百文钱!昨天将作院招人没赶上,今天可别再错过了!"的呼喊声顺着御街翻滚,他看见卖炊饼的孙老汉连摊子都不要了,拖着瘸腿往宣德门跑。

登记处设在废弃的军器监校场,沈括特意命人支起三口铁锅熬着粟米粥。

蒸汽朦胧中,前禁军教头周大膀正偷偷打量队伍——他因得罪上官被革职后,已经三个月没摸过军饷。

当听见差役喊"有窑场经验的上前"时,这个山东汉子突然用刀疤脸挤出笑容:"俺祖上五代都是烧瓷的!"其实他家只在淄川挖过两天陶土。

最热闹的属西角棚区。沈括亲自坐镇挑选"力夫组",地上摆着二十个装沙石的麻包。

棉农李阿大刚扛起第三包就眼前发黑,却死死攥着麻袋不撒手——他想起老家被冲垮的棉田,还有等着药钱的瘫子老娘。

突然有双官靴停在他面前:"够实诚,去领号牌吧。"

李阿大不知道,沈括早注意到他破袄里露出的肩膀,那上面被扁担磨出的老茧比任何保书都可靠。

队伍后面突然起了骚动。泼皮张三带着十几个闲汉要插队,却被巡场的皇城司逻卒拦住。

沈括站在验身台上冷笑:"本官要的是能刨地的老实人,不是会钻营的伶俐鬼。"

这话让缩在角落的童二浑身一抖,这个被东家诬陷偷窃的前矿账房,把推荐信藏在鞋底三天没敢拿出来。

招工马上要结束时出现意外插曲。

城南棺材铺的刘掌柜竟带着二十个学徒来应征,当沈括掀开他们带来的薄棺,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采煤的钎子、镐头。

"草民这些家伙式..."老匠人话未说完,沈括已经抓起把鹤嘴锄:"锯齿斜度不对,今夜全部按新图重锻!"

火光映着老人颤抖的白须——他赌对了,官府果然要的是懂行的人。

最令人心酸的是那些"活凭证"。

沈括让通过初选者卷起裤管,小腿上带着煤灰洗不净的黢黑纹路者直接录用。

前窑工赵石头突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他因矿难被赶出山西时,怎么也想不到这身洗不掉的"黑蛇印"竟成了救命符。

而在队伍末尾,十五岁的孤儿陈狗剩正拼命用砂石磨自己的手掌,他听人说只要磨出血泡,就能冒充挖过矿的老手...

辰时三刻,两千壮丁已分乘五十辆包铁轮的太平车,向着城西疾驰而去。

赵石头注意到每辆车辕上都挂着个铜匣,随着颠簸发出细碎的咔嗒声。

荒地中央,沈括正摆弄着个鎏金铁盒。

突然那物件发出蜂鸣,盒盖上的指南针疯狂旋转起来。